


新都區中小學藝術節在11月中旬拉開序幕,西街小學朗誦作品《少年》榮獲新都區一等獎。賽前朗誦稿幾經修改,隊員們前后排練了一個多月,現場八名隊員以最佳狀態將作品展現給大家。



當天西街小學王英和李珊兩位副校長來到現場為隊員們加油鼓勁。隊員們從奶奶教我的童謠說起,然后講到爺爺告訴我詩歌《石灰吟》中所蘊藏的道理,最后呼吁未來的中國需要少年們發奮圖強,少年強則中國強!作品語言層層遞進,從一個溫文爾雅的少年郎換裝后成長為有志青年,激發了在場觀眾強烈共鳴,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。
此次活動讓隊員們得到充分鍛煉,樹立了強烈的愛國之心,中小學藝術節也為大家提供了互相學習、互相交流的平臺。

《少年》
(童謠)扯鋸,還鋸,家婆門口有本戲,請外孫兒,來看戲,牛肉包子夾狗屁!哈哈哈?????
這,就是外婆的童謠,外婆的聲音里,永遠充滿著憐愛與慈祥.我最喜歡依偎在她溫暖的懷抱,在外婆柔柔的聲音里,伴我進入了甜蜜的夢鄉???這個聲音,仿佛給我們的夢插上了翅膀,它越飛越高,越飛越高???爺爺的聲音里面透著一種堅定,透著一種力量,每次念起這首詩,都會想起爺爺堅定的目光。當我第一次聽見爺爺吟誦這首詩,我一臉茫懂的目光。爺爺告訴我,這是明朝詩人于謙作的一首詩。詩人通過贊美石灰,來表達自己以天下為己任,為了國家不惜"粉身碎骨"的堅強意志和決心。 石灰看似尋常,卻蘊藏著不畏艱險,不怕磨難的高尚品格.于謙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實踐了自己的偉大志向.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像石灰一樣,縱然粉身碎骨,也要把清白灑向人間。爺爺用他自己的方式給我們完成了一次人生的洗禮,我們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朵,我們要做一顆頂天立地的青松,我可以經風雨,我們可以耐寒霜,我們立而不倒,我們倒而不朽,我們要做國家未來的棟梁。梁啟超的《少年中國說》,激勵著中國一代又一代的有志少年,我們要像花兒般盡情的綻放,我們要在陽光的撫摸下怒放、成長。我們是起跑線上的駿馬,一路飛奔,勇向前方,我們是即將展翅的小雛鷹,渴望著在藍天白云間自由的翱翔。我們要自立,要堅強,無論前方是荊棘遍布,還是懸崖萬丈,我們都將義無反顧,用自己堅定的腳步去把生命丈量。無論雨雪風霜,少年者,從不放棄自己的夢想,揚起遠行的風帆,在人生的海洋搏擊風浪。我們是峻峭的山峰,棱角分明,敢和天地爭鋒,敢與日月爭光。
(微信掃描分享)